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获悉,日前山东省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快棉花现代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重点布局建设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物流区域,加强棉花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棉花物流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和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省发改委经贸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建设布局合理、技术先进、高效顺畅的棉花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提高全省棉花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山东省棉花、纺织产业竞争力。
形成完备棉花产业体系
山东省是棉花生产、进口和加工使用大省,棉花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棉花进口、消费和纺织服装出口位居全国 第一,棉花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已经形成从棉花种植、加工到仓储、流通、纺织服装较为完备的棉花产业体系。
目前,山东省具有经过资格认定的400型棉花加工企业371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800多家。经测算,山东省年均用棉200多万吨,年均棉花周转量300多万吨。目前,全省拥有大中型棉花仓储设施48座,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米,仓储能力约为330万吨。
山东省棉花主产区与主销区即纺织服装企业聚集区具有高度一致性。山东省棉花配额占到全国1/3强,进口棉花主要通过青岛港口进口,再加上周边省份通过青岛港进口的部分棉花,在青岛港口附近形成了比较集中的进口棉花集散地,具有保税功能的仓储能力达20万吨左右。目前,山东省形成了东中西三大棉花物流区域。东部棉花物流区域,主要包括青岛、潍坊等市;中部棉花物流区域,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滨州等市;西部物流区域,主要包括济宁、德州、聊城、菏泽等市。
物流社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省发改委的调研显示,目前,山东省棉花物流主体发育程度低,综合实力弱,设施陈旧,社会化、聚集化、信息化程度低,导致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山东省现有的棉花仓储设施80%以上建设于上世纪80、90年代,比较陈旧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消防系统,仅有11家仓库具有铁路专运线。
山东省棉花物流主要以企业物流为主,物流链条短,为众多企业服务的专业化第三方棉花物流企业相对较少,尚未形成一体化、供应链物流体系。受2011年到2013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影响,现在山东省棉花仓库中储存的棉花90%以上为国家临时收储的棉花,加工企业、纺织企业等第三方储棉很少。
山东省棉花物流企业仍存在“小、散、乱”的状况,规模化、现代化企业较少,企业实力薄弱。调研显示,目前山东省库容10万吨以上的棉花仓库仅有5家,尚未有年周转量30万吨以上的企业,更缺乏类似路易达孚、嘉吉等闻名世界的棉商。
信息化程度较低是山东省棉花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棉花物流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系统基本上仅限于企业内部管理、简单的信息发布,尚不具备交易、结算等功能;纺织企业还需逐个仓库看样选货,降低了物流效率;缺乏省级信息交易平台,数据、信息搜集比较困难,资源不能共享、互联互通,决策和调控缺乏科学依据。
东中西区域各有发展重点
山东省将顺应国际棉花物流业发展趋势,坚持以棉花主产区、主销区、港口集散地为依托,坚持信息化、社会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力争到2020年,全省现代化、专业化的棉花仓储能力达到100万吨,年周转量30万吨以上第三方棉花物流企业达到5家,第三方物流量占棉花周转量70%左右,建立起现代化的棉花物流体系,把山东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棉花物流中心(基地)。
下一步,山东省将重点布局建设三大棉花物流区域。东部棉花物流区域,主要包括青岛、潍坊等市,重点发展口岸物流和专业物流,着力满足省内外纺织企业对进口棉花需要;中部棉花物流区域,包括济南、淄博、潍坊、东营、滨州等市,西部棉花物流区域,包括济宁、德州、聊城、菏泽等市,重点发展棉花现代物流,满足棉农销售、加工企业储棉和纺织企业用棉需要。
鉴于全省棉花仓储能力已达300万吨,再加上未来棉花物流规模不会再有大的增加,山东省将重点改造、扩建现有棉花仓储物流设施,提升现代化水平,适度控制新建棉花仓储设施,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中部、西部区域主要改造建设以仓储、中转功能为主的专业仓储设施;东部区域作主要改造建设以保税、中转功能为主的专业仓储设施,提升仓储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推进棉花物流信息化建设是山东省下一步重点工作之一。山东省鼓励引导棉花物流企业加强仓储管理、库存控制、运输管理等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依托骨干企业建设省级和区域性智能棉花物流信息平台,加强第三方监管网络和体系建设,推进不同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生产需求、价格监测、政策发布、纤检验证、金融保险、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信息资源共享。
山东省将对棉花物流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落实土地使用税减半等支持物流业发展的用地和相关税收政策,对符合规划要求的棉花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加快用地审查报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中央预算内和省预算内补助资金等,优先扶持三大棉花物流区域内大型第三方棉花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标准化、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等建设。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和上市,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棉花物流企业融资渠道。
相关文章
|